新赛季中超外援政策有何变化?放开政策刺激市场效果如何?

24直播网 足球新闻 2025年08月27日 22:06

中国职业联赛严重依赖外籍球员,这种状况自甲A时期就已存在,即便更名中超之后也未改变,无论是所谓的“金元时代”还是当下的“后金元时代”,都遵循着同样的法则。亚洲冠军联赛同样如此,其竞争格局几乎完全由外籍选手决定。虽然优秀外援并不必然带来成功,但若想获得理想表现,拥有出色的外籍球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新赛季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最显著的不同或许体现在外援使用规则的调整上,现在每支球队可以在场上安排五名外籍球员。虽然整个赛事刚刚进行了一次比赛,但在首场比赛中,五名外援同时参赛的情况已经显现出一些正面的影响。这可能也是今年参加联赛的十六支队伍在新赛季都会动用全部五个外援指标的原因。当前,由于各俱乐部资金状况有限,与过去相比,新赛季引进的外籍球员水平与实力都明显减弱。

中超外援政策变化_中超联赛外援位置统计_五外援上场效果分析

外援政策刺激市场

新赛季中超联赛的16家俱乐部一共登记了80名外援,实际参赛的有79人,其中山东泰山新来的巴西前锋泽卡因为受伤没能参加,而已经归化的德尔加多虽然以外援身份报名,但现在可以代表国家队比赛了。和2023年赛季初的73名外援相比,这个数字稍微多了些。但这种增长很可能是因为中超实施了“注6报5上5”的新外援政策。上赛季,有四支队伍仅登记了四位外援,还有一支队伍只登记了两位外援,这更多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毕竟如果登记满额,必定会有一个人无法首发,这对资金紧张的俱乐部来说显然是一种消耗。从本赛季起,允许五名外援同时上场,这也迫使各俱乐部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2024赛季初期,参赛的16支球队总共聘请了80名外籍球员,这个数字相较于2022赛季初18支球队所聘请的62名外援,呈现出显著的提升。可以说,自从上赛季中超联赛完全恢复运行以来,本赛季整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注重稳定性的同时,各支球队也表现出一定的信心,认为中超联赛正逐步走向更好。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各队才会努力确保所有外援名额得到充分利用。

当然,在引入外援时,不得不承认,国人天生的“对比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外援水平不高的问题。至少在联赛初期,很多新来的外援登场后,表现甚至不如本地球员,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本土的年轻球员多上场比赛、接受锻炼,这种想法时常在耳边响起。许多俱乐部认为,由于其他球队的外援名额均已满额,担心自己只有四名或三名外援会在比赛中处于劣势,因此在转会期临近结束时,先引进外援是首要任务,即便外援质量不高也无可奈何,这种心态下,外援水平参差不齐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由于俱乐部资金状况所限,今年在外籍球员交易市场上还是显现出一些踊跃的态势。比如,对于那些合同尚未到期的外援,只要找到购买方,就会迅速脱手。这既可以换取部分外汇,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庞大的薪资支出。过去两三个赛季以来,类似的情况逐渐增多。武汉三镇是个例,之前签约的马尔康、斯坦丘、戴维森等外援都已离队,这些操作都是通过有偿转会完成的,因此俱乐部在球员引进上的投入没有全部白费,反而有所收获,所以从2022赛季起,中超俱乐部在国际转会市场上逐渐实现了盈利,主要得益于这种做法。

过去,众多俱乐部热衷于投入重金,同时“中间商”从中操纵,导致常常以高价引进所谓的知名外援,合同结束后便迅速将其解约,而获利最丰的始终是那些“中间商”。现在,各俱乐部大幅削减开支,管理者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支出。因此,俱乐部管理层和指导团队只能另寻途径,队中外籍球员一旦被看中就迅速脱手,目的是换取更多财力支持,这是其中一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并非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不清楚这些操作手法,而是为了利益可以不惜采取任何违规行为。这就造成了中国足坛持续出现混乱状况。

引援渠道发生变化

新赛季的注册外援总人数达到80人,其中新增的外籍球员有39名,这个数字几乎占据了外援总量的半数,与2023赛季的24名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可以说是新赛季取消外援上场人数限制后产生的一个正面效果。此外,今年中超联赛外援的身价之最就是泰山的巴西前锋泽卡,他花费了185万欧元,这个数字是2023赛季三镇队从葡萄牙租借的“标王”阿齐兹身价90万欧元的两倍。

不过,总体来看,外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除了泽卡和昔日的克雷桑,其余各队引进的新球员在支付转会金或租借成本上,都低于百万欧元水准。至于上海海港的奥斯卡,他属于“金元足球”时期的代表人物,因此不在此列。

中超联赛外援位置统计_中超外援政策变化_五外援上场效果分析

整体价位偏低,各俱乐部财力不足,因此,今年中超在征召外援的途径上,出现了显著差异。过去,中超各队多会去欧洲特别是西欧联赛中寻找优秀球员。但今年最突出的现象是,众多外援来自西亚联赛,甚至是一些西亚非一流赛事,另外也有不少东欧小国联赛的球员。早些时候,提及“东欧联赛”,通常是指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前南斯拉夫联盟的赛事,但现在,“东欧”的概念已经转变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等地区,并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联赛球员,也开始在中国超级联赛中受到欢迎。

比如,北京国安最近签约的非本地球员马马杜,之前在卡塔尔的穆埃瑟队踢球;上海海港新来的防守中场尤萨,早些时候在卡塔尔的卡塔尔体育人队踢过,不过只待了六个月就被卡塔尔体育队给清退了;三镇新找来的哥伦比亚外援达尼洛,之前曾效力过阿联酋的艾因队,以及卡塔尔的阿赫利队。

长春亚泰队的罗西奇,在加盟之前曾经为阿联酋的霍尔·法坎队踢球;南通支云队的安东尼,加盟之前则是在沙特的海湾队(Al-)踢球,而且当时所在的联赛只是沙特国内的第二级别联赛;与此情况相似的,还有深圳新鹏城队引入的瑞典外援阿门特罗斯,他此前同样是在沙特的一家甲级队霍鲁德(Al-)踢球。此外,阿门特罗斯在前往沙特之前,曾在阿联酋第二级别联赛的富查伊拉队( FC)参与过一个赛季的比赛。青岛西海岸新签约的巴西外援爱德华多,早先在沙特阿尔雷德(Al Raed)队踢球,而法国外援比乌奎尔,在上一赛季则效力于沙特阿尔瓦赫达(Al-Wehda)队。确实,自从沙特取消外援限制,众多队伍争相签约高水平外籍球员,这也迫使那些原本薪资尚可的本土球员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至于他们的实际表现,目前尚难评估。

此外,青岛海牛新购入的迭戈,在上一个赛季为新加坡狮城水手队踢球,这是中国足球顶级联赛首次从新加坡职业联赛征召外籍球员;来自黑山的米洛维奇,先前效力于乌兹别克斯坦纳夫巴霍夫队;青岛西海岸队的又一名外援哈罗扬,则在上赛季参加哈萨克斯坦联赛比赛。

仅从外援的来源分析,中超联赛的外籍球员水准出现显著下滑,这种情况或许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尽管此前泰山队引进曾在印尼踢球的帕托,曾让山东球迷心存疑虑,但至少在新赛季的开局阶段,他攻入一粒进球并送出两次助攻,多少还是体现出了自己的能力。然而,当出现在国际级别的赛场时,特别是在主场迎战横滨水手的亚冠赛事中,由于克雷桑无法参赛,他完全无法胜任关键任务,教练崔康熙甚至将他换下场,并将中后卫贾德松改到前锋的位置,这充分显示了这个帕托有多么实力不足!或许他最多只适合在中超联赛中使用,但这也能反映出中超联赛目前的水平。

像上赛季效力于南通支云、本赛季转会三镇的罗马里奥那样,这名球员来华前仅在泰国联赛参赛,但至少展现出了出色的单打独斗技巧,其相关数据在2023赛季中超联赛中位居第一。倘若新签约的外籍球员能够达到帕托、罗马里奥这样的水准,也算是一笔成功的引援,毕竟他们只需适应中超的比赛环境。

韩国挖角最佳捷径?

从前,中超联赛不惜代价从韩日联赛中引进球员,但近些年,许多在中超踢过的外援转战日本联赛,甚至有J1、J2和J3联赛的最佳射手都曾是中超球员的情况出现。这些外援原本能力不俗,但在“金元”时代背景下,由于名气不如大牌球员,因此被迫离开中超前往日本发展。此类情况屡见不鲜,以J2甲府风林队球员乌塔卡为例,他正是该队参加2023-24赛季亚冠联赛的成员之一。然而,鉴于当前的经济状况,中超俱乐部在近两三个赛季里反而持续从K联赛中招募外籍球员,甚至可以说,源自K联赛的外籍球员已是中超联赛整体外援水平较高的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数据,今年中超有多名新援加盟,其中成都蓉城从韩国光州队招来的莱切特拥有荷兰国籍,天津津门虎队引进的澳大利亚后卫格兰特在2021至2023年期间曾效力于韩国浦项制铁队,泰山的卡扎伊什维利与泽卡同样来自韩国K联赛,海港队临近赛季结束时租借的巴西前锋古斯塔沃此前也曾在全北现代踢球。浦项制铁在中超联赛中引援动作频繁,导致本年度亚冠小组赛阶段成绩十分亮眼,不过他们在淘汰赛第一轮输给了全北现代,这个结果与此事脱不了干系,此外,泽卡因伤势无法参加上半赛季的比赛,实在令人遗憾。

深圳新鹏城的蒂亚戈,外界传闻其资产高达500万欧元,然而在上赛季的首场比赛里,他并未体现出应有的能力与表现。这位曾在美国职业大联盟踢球的球员,在美国国内已难觅立足之地,最终只能被租借回巴西的甲级联赛巴拉纳队效力,期间却颗粒无收,16场比赛无一进球。如今他加盟深圳队,期望他能为球队争取保级,这种想法或许过于理想化了。

上一条:2025-26赛季亚冠精英联赛分组揭晓,中超三队签运几何?

下一条:2025年英超赛季白热化,沃特金斯组合表现抢眼,维拉成亮点